漳州市优化医院管理,成立急重症超声协作组:
杨舒萍说,能够实现这一步,得益于这么多年漳州市卫健委对智慧医疗的发展高度重视,漳州市医院业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也得益于科技进步,使超声设备更加小型更加便宜。
杨舒萍对急救协同远程超声图像传输系统进行测试
急重症超声检查 “听诊器化”至关重要
蔡铭智院长为协作组成立和培训班开班致辞
每一次优化管理,都得益于漳州市医院领导班子精益求精的管理精神。
陈明介绍,自急重症超声协作组成立以来,在培训和协作实践中不断摸索,充分利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取得良好的协作效果;同时,注重加强超声医学科与急重症科室间的合作交流,着力推动漳州市医院与县市急救中心5G超声远程协同会诊系统的构建及相关急重症医护人员超声技能的培训,为提升区域急重症救治体系的协作效率及漳州市医院在全市范围的影响力添砖加瓦,也为助力漳州市医院重症管理同质化建设迈出坚实的一步。(游章友 吴超 黄才耀)
【来源:漳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_卫健要闻】
急重症超声检查有多重要?急重症超声协作组组长陈明介绍,它能第一时间帮助医生快速获取相关病情信息,从而进行针对性治疗。
协作组成立后,制定了《急重症超声培训手册》针对急重症科室临床医生超声技术培训、考核、质控的规范流程,为该项技术在急重症救治领域更安全、更高效的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创造了新的契机。
上星期周末的9月3日,漳州市医院连续第三年举办“医院管理高峰论坛”,邀请国内高水平专家学者院长论剑医院管理,有力地推进和提高了医院管理水平。漳州市医院院长蔡铭智在论坛中作专题演讲时强调要“打破职能科室间的壁垒,建立多部门协同管理机制;全院一盘棋,把质量贯穿到医疗服务全过程。”
漳州市是一个拥有500多万人口的城市,而且地域宽广,最偏远的县城到漳州市区驾车需要2个半小时。
“急重症超声协作组”于2022年1月成立,汇聚了医院重要科室的骨干医生。此前,包括ICU病房、急诊科等在内的急重症科室都是由超声医学科派出人员完成床旁超声评估的。“如果出现同时几个科室有急诊床旁超声需求或者需要频繁的床旁超声动态观察时,往往会出现时间差”,市医院超声科主任杨舒萍说。
近年来,漳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重要位置,突出“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健康漳州建设,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大大缩短群众就医就诊检查时间。
急救中心医生进行超声引导下静脉穿刺模拟练习
在内科ICU,记者看到了跟手机一样大小的“掌上超声”,掌超小巧便携,配一台平板电脑,扫下来的图像可以同步到超声科。由于使用方便,掌超实现了邱陆阵说的动态管理,随时掌握重症病人的出血、脓肿、积液、气胸......。协作组帮助重症ICU实现了管理飞跃。
此外,还可以利用车载超声设备迅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胸腹腔活动性出血、是否主动脉夹层等。还能利用5G技术实现院前院内对患者病情信息的实时同步和远程会诊,将大大提升了接诊救治效率。协作组还将床旁介入超声技术融入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流程,解决临床实际困难,开展了包括心包填塞的穿刺置管减压、感染性休克的脓肿穿刺引流、重症胆道感染的置管引流等在内的多项床旁介入超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诊断治疗效果。
在漳州市卫健委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漳州市医院在互联网+医疗健康和5G+智慧急救上作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特别是成立“急重症超声协作组”,在高质量优化医院管理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为守护全市人民健康作出了贡献。
今年初,由70多人组成的漳州市医院“急重症超声协作组”成立,这是漳州市医院优化医院管理方面的独创,再次为人口大市筑起了一道健康防线。
在国外,超声扫描检查工作由各科室的临床医生执行,而中国医院则有专门的超声科。在国内外急重症超声应用日趋临床化的背景下,该项目的技术培训、质控管理和设备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会集骨干医生 急重症超声协作组
面对500多万人口,漳州市医院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常年位于同行医院前列,在这背后,前端的快速病情评估起到了重要作用。陈明举例说,比如有个不明原因呼吸困难的患者被抬上了120急救车,经过协作组超声培训的院前急救医生可以使用“掌超”准确判断是否气胸。同时,在对气胸的范围和位置进行超声评估后,还能即刻在“掌超”设备的引导下进行游离气体的抽吸甚至置管闭式引流,让患者呼吸功能得以恢复,挽救患者生命。
文章来源:《现代医院管理》 网址: http://www.xdyygl.cn/zonghexinwen/2022/0918/634.html